快充技术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2025年各大厂商在提升充电速度的同时,也在兼容性和安全性上实现突破。本文带你一图看懂华为、小米、苹果等品牌的快充协议差异与技术亮点。
核心特点:采用高压低电流(如88W/100W),通过动态电压调节技术优化发热问题。2025年旗舰机型(如Mate 70系列)最高功率突破100W。
兼容性:支持UFCS融合快充协议,可用小米、OPPO、vivo充电器实现44W互通快充。
核心特点:坚持低电压高电流路线W),通过定制电池和氮化镓技术降低发热。2025年新技术将充电峰值提升至200W(10分钟充满)。
核心特点:双电芯方案+120W快充,2025年有可能迭代至200W,兼容UFCS协议。
核心特点:基于高通QC5协议,2025年量产机型支持300W实验室级快充(5分钟充至50%)。
中国主导的统一标准,2025年UFCS 2.0版本将互通功率提升至80W,覆盖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、荣耀等品牌。
2025年快充赛道呈现两大趋势:私有协议追求极限速度(如小米300W),通用协议推动生态融合(如UFCS 2.0)。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:追求极致速度选私有协议,常跨设备充电则优先支持UFCS的机型。